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公司 >

首個一線城市認房不認貸,釋放什么信號?北上深會跟進嗎?

8月3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優(yōu)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shù)認定標準的通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知》提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shù)孛聼o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zhí)行住房信貸政策。

這是全國第一個一線城市官宣“認房不認貸”。在業(yè)界專家看來,一線城市全面落地“認房不認貸”進入倒計時。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

廣州打響“認房不認貸”第一槍,信號意義非常強

“這是目前全國首個響應三部門政策,打響認房不認貸第一槍的城市,其信號意義非常強?!?/p>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指出,此次廣州政策的重要含義在于,當前一線城市在此類政策方面的落實節(jié)奏比較慢,而廣州是一線城市首個出臺政策的,這就意味著一線城市在這個政策上真正做了松綁。其將會促使其他三個一線城市近期加快政策出臺,以更好落實認房不認貸的政策內容。

嚴躍進表示,這是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政策放松力度最大的政策,充分體現(xiàn)了一線城市供求關系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按祟愓叱雠_,客觀上有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這說明一線城市政策放松是必然的,也對于全國市場有非常好的預期引導作用。其次,對于廣州市場影響非常大,其客觀上直接降低了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對于刺激購房需求具有積極的作用?!?/p>

嚴躍進認為,預計9月初其他幾個一線城市也會出臺相關政策,但是否會有條款修正,需要看情況。畢竟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市區(qū)一些住房認購還是略偏熱,是否需要市區(qū)郊區(qū)分類調控,也要看情況。但總體上,此事已經說明,房地產政策底已經形成,即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過于嚴厲的購房政策,確實出現(xiàn)了實質性的全面放松。

克而瑞廣佛區(qū)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

預計廣州樓市“金九銀十”的人氣和成交都會有回升

肖文曉表示,廣州在一線城市之中率先落實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對于近幾個月處于成交低谷的廣州樓市可謂一場“及時雨”,在打破了購房者對新政利好的觀望氣氛之后,預計接下來廣州樓市“金九銀十”的人氣和成交都會有回升。

對比以往政策,以往廣州無房但有貸款記錄,購買普通住房需要四成首付,購買非普通住宅則需要七成首付,按照新規(guī)則均可按照首套住房執(zhí)行房貸政策。

也就是說,按照今年1-7月廣州一手房套均總價大約410萬、二手房套均總價大約320萬計算,新政執(zhí)行后該類人群至少可以少付一成首付,總金額至少少30-40萬元左右,如果是購買高總價的住房首付減少更多。此外,按照貸款100萬元30年商業(yè)貸款計算,目前首套住房利率是4.2%,而二套住房利率是4.8%,按照首套執(zhí)行房貸利率,每月也可以節(jié)省357元的月供。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院長張波

一線城市全面落地“認房不認貸”進入倒計時

張波指出,廣州是四個一線城市中,今年首先完全落地“認房不認貸”的城市。8月三部委提出了“認房不認貸”作為各地因城施策工具箱中可自行選擇的政策之后,市場層面對于十余個目前還在執(zhí)行“認房又認貸”城市何時會調整就開始充滿期待。三部委8月的通知為政策在各地落地掃清了審批層面的障礙,這一點對于“認房不認貸”能在廣州落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張波分析,從廣州政策的執(zhí)行層面來看,有三點值得關注:

廣州政策落地尺度較大,完全“不認貸”,并且在本地“認房”,同時執(zhí)行的時間是以8月25日三部委發(fā)布通知的時間為準,政策落地后預計對市場的推動作用力度會較大,市場短期內復蘇的概率大大增強,同時會先推動二手房交易量出現(xiàn)較大幅度增長,并再傳導到新房市場。

這一政策直接利好兩類人群,一是本地換房人群,名下住房出售后,新購住房可按首套執(zhí)行信貸政策,首付比例與房貸利率均出現(xiàn)大幅下降,二是在異地有購房人群,在認定套數(shù)時只核查在廣州的住房情況,因此即使外地有房,只要在廣州無房,同樣可按首套執(zhí)行信貸政策。

廣州的政策首先落地為其他三個一線城市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預計全國全面落地“認房不認貸”已進入倒計時,從執(zhí)行的力度來看預計也將和廣州保持一致,一線城市的全面復蘇趨勢即將開啟。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關鍵詞: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首個一線城市認房不認貸,釋放什么信號...
華為分布式存儲全閃新品重磅發(fā)布:降低S...
孫志宇(關于孫志宇簡述)
溫陽散寒健脾祛濕的食物(去濕的食物)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觀看動畫片?
“我們開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