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9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經歷一波三折。
這一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雖然總體向下,但“五一”小長假后卻出現(xiàn)大幅反彈走勢。上周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下挫,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跌破6.7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內貶值幅度超過500點。原因是期間美聯(lián)儲加息50個基點,低于之前釋放的可能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以及加息時間從預期中5月份改到6月份。
其實,近兩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體仍在升值區(qū)間。人民幣中間價從2020年5月的1美元兌7.14元人民幣,升值到今年3月中旬的1美元兌6.3元人民幣。同期,人民幣匯率指數(shù)從92左右升到107附近,漲幅雙雙超過15%。而3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和匯率指數(shù)開始回落,降幅分別為5%和3.5%。一方面,上下浮動有升有降是正常走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這是對過去兩年人民幣走強的一種修正。
長期看,匯率走勢主要取決于發(fā)鈔國的經濟實力。對此,央行副行長陳雨露上周表達了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一些核心觀點。
她認為,今年以來,發(fā)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加快,不可避免地對其他經濟體尤其是新興市場產生溢出效應。中國經濟基本面穩(wěn)實堅韌,有能力應對這種溢出影響。同時,她表示,中國金融市場對國際投資者依然有非常強的長期吸引力。一方面,相比于發(fā)達經濟體,中國資產實際回報率仍較高,這是由中國潛在經濟增速和自然利率決定的,較高的投資回報仍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是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標的。
因此,上述觀點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有中國經濟基本面“托底”,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幅貶值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