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編織扶貧攻堅“五張網”
近日,財政部邀請湖南平江、云南永勝兩個定點扶貧縣的縣委書記及有關方面同志,召開了一次定點縣扶貧攻堅工作座談會。此間,平江、永勝兩縣與會人員欣慰地對記者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依靠財政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他們將舉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確保2018年完成既定的脫貧攻堅工作目標,確保在2020年前如期完成脫貧摘帽目標任務。
湖南省平江縣委書記汪濤表示,平江縣有國土面積4150平方公里,人口112萬人,是湖南乃至全國的人口大縣。1986年、1994年、2002年和2012年,平江先后4次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近年來,在財政部和湖南省財政廳的對口幫扶下,全縣累計有22萬人實現脫貧。特別是2017年以來,在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平江縣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統(tǒng)籌整合各項資金,總規(guī)模近6億元,有力促進了全縣扶貧攻堅工作開展。
據統(tǒng)計,截至2017年年底,平江縣還有14805戶共計4.5萬人口尚未脫貧。按照省市統(tǒng)一部署,2018年,平江縣計劃脫貧3.7萬人,80個貧困村出列,全縣貧困發(fā)生率降到0.7%以下,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汪濤說,根據國家確定的扶貧戰(zhàn)略和平江縣實際,全縣上下將著力編織扶貧“責任網”“政策網”“資金項目網”“結對幫扶網”“監(jiān)督網”,統(tǒng)籌整合各項資金,舉全縣之力,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役。
致力把生態(tài)保護納入議事日程
云南省永勝縣縣委書記楊曉敏表示,永勝縣擁有人口4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3萬人。近年來,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縣貧困人口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在梯次減少。截至2017年年底,全縣貧困人口已由過去的6萬人減少至2.3萬人。
楊曉敏說,在這2.3萬貧困人口中,傈僳族占75%。他們大多居住在250公里的金沙江沿岸山區(qū)。由于嚴重缺水,一些地方退耕之后不能還林,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他希望在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下,著力做好金沙江沿岸的生態(tài)保護工作,把生態(tài)保護同扶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同步推進,綜合施策。他表示,2018年,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要以更加有力的責任擔當、更加精準的扶貧舉措、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強弱項,保質保量完成1個貧困鄉(xiāng)出列、40個貧困村退出、11000人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到2019年,確保全縣如期完成脫貧摘帽任務。
確保扶貧資金足額用在“刀刃”上
從2012年12月開始,財政部先后派出多名干部到平江縣、永勝縣掛職。2017年,帶著對兩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深情牽掛,財政部有關部領導先后深入兩地走訪、調研,并現場指導扶貧工作,有力促進了兩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進一步做好平江、永勝兩縣的脫貧攻堅工作,財政部有關領導表示,積極協(xié)調有關部門,對兩個定點縣提出的重要事項認真研究,積極支持,確保兩縣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同時,希望定點縣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切實管好用好財政扶貧資金。一是圍繞國家重點扶貧戰(zhàn)略謀劃工作,用扶貧攻堅戰(zhàn)略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二是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區(qū)分輕重緩急,把扶貧攻堅作為第一任務。三是結合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精神開展扶貧攻堅工作。四是對于“一方水土養(yǎng)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要穩(wěn)妥有序地做好異地扶貧搬遷工作。同時,鼓勵貧困地區(qū)黨政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引導當地適齡人員外出打工就業(yè),增加收入,合力促進扶貧工作開展。
平江、永勝兩縣與會人員在與財政部有關司局同志互動交流時表示,一定要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扶貧機制,統(tǒng)籌財力,做到陽光扶貧,廉潔扶貧,切實管好用好扶貧資金,使其足額用在刀刃上,發(fā)揮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