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東京、新加坡和舊金山,給國內城市什么啟示?


(資料圖片)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一概念的提出,代表著我們對國際級大城市的功能的理解進一步具象,可以說成為“消費中心”是國際上一些一流城市的標配,這些城市往往都擁有很強的消費資源集聚能力,同時能夠在一國乃至全球的消費市場中占領制高點。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從整體來看包括三方面維度,第一是城市自身的,特別是軟實力維度的體現(xiàn);第二是國際化網(wǎng)絡或者國際化程度的維度;第三要看這座城市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空間,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城市群,若沒有較高能級的城市群在背后支撐,單一城市很難成長為真正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舊金山金門大橋。李果攝

放眼全球,可以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各國或各主要經濟體的政治中心城市或經濟中心城市,比如紐約、東京、倫敦、巴黎,這些城市在能級上已經是本國的制高點,所以其城市軟實力自然汲取了本國的精華。其次,正因為這些城市是一國的政經中心,所以它的國際化程度也很高,同時這些國家都會圍繞自己的首都或者中心城市去建立城市群。所以各國的“一號城市”或“二號城市”,從某種角度講天然的就具備了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條件。

第二類是國際貿易體系中的樞紐級城市,比如新加坡、迪拜等,這些城市依托的不再是某一國或者某一區(qū)域的實力,而是以城市自身的地理區(qū)位條件為基礎,聚集來自全球的各類貿易資源與要素,其中包括消費品與游客的聚集,從而打造成另一個形態(tài)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第三類是依靠人才和產業(yè)的聚集而成長起來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比如硅谷、舊金山、波士頓等,這些城市不但是一國的區(qū)域級的經濟中心,更重要的是,它對新產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有強大的吸引能力,并隨之匯聚了大量的新興產業(yè)的消費資源。

對比上述三種類型的城市,再觀察國內城市, 第一我比較看好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這些GDP規(guī)模比較大,在地理單元上可帶動“北方城市、東部沿海城市和南方沿海城市”的共同突破與發(fā)展,且這三個城市背靠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龐大的消費腹地。對于未來,誰能夠在國際消費秩序的融入上率先取得突破,誰就能夠更好、更快地成長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第二是類似擁有新加坡或者迪拜等樞紐條件的城市,比如國內已經率先開展自貿試驗區(qū)建設的、并擁有較強競爭力的空港或海港資源的城市。比如對于海南而言,以新加坡或迪拜為樣板,對國際旅游消費島的建設是值得長期堅持的。目前海南從政策上得到了大量的鼓勵和支持,但海南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增強自身的軟實力建設,能夠將自身消費品供給端實力提升起來,從而真正成為能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一個樞紐。

第三是擁有對創(chuàng)新人才和創(chuàng)新企業(yè)匯聚能力的城市,比如深圳和杭州等也有希望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里的有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才,也不斷涌現(xiàn)出很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公司,它們能共同創(chuàng)造出很多新的消費場景和新的消費產品。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城市的消費產業(yè)發(fā)展的內在邏輯需要加強建設,以更積極主動的提升自己的城市的等級,并去融入到國際消費秩序中去。

關鍵詞: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東京、新加坡和舊金山,給國內城市什么...
飆漲1771倍!多家巨頭出手,“天價鋰礦...
觀影人次突破4億!這個暑期檔火了,更有...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要把香港的夜市...
戶籍門檻,正在“消失”?
時隔一年!美國能源股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