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頻道」注意到,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下稱:中消協)公布了《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提到了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退費難等問題。
按照中消協公布的案例,2022年7月,消費者向女士向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消費者協會投訴,某培訓機構在學校QQ群發(fā)布兼職培訓信息,聲稱培訓后可以獲得兼職賺錢機會,誘導大學生報名課程,先交100元的報名費,然后又誘導消費者在第三方平臺貸款3800元,分期九個月付款。向女士稱培訓機構聲稱一單就能賺很多錢,而且學習快,20天就能接單,現在一個月了向女士都還沒有接到兼職機會。向女士提出退課要求,該公司一直沒有回應。
為此,中消協給出意見,建議相關監(jiān)管部門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和手段,加大對培訓機構編造虛假包就業(yè)承諾或虛假“不過包退”承諾等不良營銷手段的查處力度。消費者也應甄別打著包高薪就業(yè)的幌子誘導辦理“培訓貸”,避免掉入不良商家的“騙局”。
【資料圖】
按照中消協公布的數據,教育培訓服務在2022年服務大類投訴數據中,投訴量排第四,與2021年相比,教育培訓服務投訴比重下降1.7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教育服務首次進入中消協的服務類投訴前十,去年以來問題雖然有所緩解,但投訴仍然居高不下。
2022年至今,「消費金融頻道」曾多次就培訓貸問題進行報道,揭露了部分培訓貸的騙局。
培訓貸顧名思義就是以培訓為由發(fā)放的消費信貸產品。一些企業(yè)通過提供崗前培訓來提高求職者的業(yè)務能力,不過這種培訓一般并不收費。一些不法機構看到了這方面的“商機”,通過假裝招聘讓員工繳納高額培訓費,甚至讓求職者在借款平臺上進行借款分期。
在求職者繳納費用之后,這些公司會直接跑路,部分會在求職者入職之后短時間內就找理由開除求職者。
此外,隨著就業(yè)競爭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想通過考證書、學習更多技能來提高自己的就業(yè)競爭力。
近些年來,短視頻平臺關于建造師、造價工程師、消防工程師、配音等的培訓課愈漸增多,這些課程費用幾千至數萬不等,同樣存在不同程度的誘導消費者貸款買課的情況。
培訓貸維權困難之處在于,雖然消費者是按期還款,但是款項是從金融公司一次性打給培訓機構,消費者在遇到詐騙公司或者是服務質量差等問題時,容易遇到退款困難等問題,加重自身經濟負擔。
不過培訓貸并不是一無是處,隨著職業(yè)教育的普及,未來相應的成人教育培訓將會越來越多,與之配套的培訓貸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目前金融公司也嗅到了苗頭,布局培訓貸市場。
小貸公司方面,小雨點小貸去年繼續(xù)擴張其教育貸業(yè)務,與北方汽修達等數十家教育機構合作,提供教育分期服務。
消費金融公司方面,湖北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也有相應布局,海爾消費金融主推教育分期產品“學易貸”,湖北消費金融則是與線下教培機構合作發(fā)放貸款。
此外,玖富重新上架教育分期產品“蠟筆分期”,正在成立新的團隊,主要提供分期付款學習服務。玖富萬卡也有相關教育分期業(yè)務,放款金額1000-50000元,月息在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