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學堂
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文 | 李歪歪 編輯丨寒冰
(資料圖)
母愛是被歌頌最多的一種情感了,人們似乎默認:一個女人做了母親,天生就對孩子有無條件的愛;母愛是犧牲、付出、包容,不摻雜恨意、攻擊。
但其實真實的育兒過程中不是這樣的。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有讀者給我們留言,表達她們對孩子的“恨意“——
“我甚至會對自己的孩子起殺心“
“盯著孩子讓我不自由主暴躁,想死“
隨即她們又會感覺愧疚,這樣的自己是怎么了?是不是對不起孩子?
但事實上,兒童心理治療領域最為著名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指出,對孩子出現嫉妒、厭煩、后悔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媽媽的罪疚感,很大一部分來自,這些情緒不符合社會對“全能母親”的期待:
愛孩子,毫無保留地付出并享受這個過程,用“母愛的力量”足以克服一切困難。
但母親不用是全能的。溫尼科特提出過一個概念:good enough mother,你可以把它理解為“60分媽媽”。
當媽不用那么完美,60分 就是夠好了。
(注:這里的 good enough mother,有時也指嬰兒的主要養(yǎng)育者,并不僅僅包括“母親”。)
01
媽媽是可以恨孩子的
從2008年到2013年,以色列社會學家奧娜·多納特開始了一項“后悔當媽媽”的社會調查,她的訪談對象之一,索菲亞,兩個1-5歲孩子的媽媽,這么跟她說:
“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其他人對孩子的愛,當我看到嬰兒時,我感到焦躁不安,我可以表現得像其他人那樣溫馨甜蜜,但在內心……我為此感到害怕?!?/p>
她對23位母親進行深入采訪,很多媽媽都表達了這樣的矛盾心理:愛孩子,想做個好媽媽,但仍然有一些時刻后悔當媽媽。
“女性本弱,為母則剛。”“媽媽是超人?!薄吧癫荒軣o處不在,于是創(chuàng)造了母親。”
我們習慣于把母愛描述為一種崇高的、沒有瑕疵的愛,這種敘述讓母親的付出變得天經地義,把為人母要經歷的困難和困境一帶而過,這種對母職的神圣化敘述,讓媽媽很難表達“非愛”的情緒。
溫尼科特也觀察到了媒體語境對“母親”角色的神圣化,他說我們很容易理想化母親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會有挫折,會有令人厭煩的時候,為什么當媽媽就是一個例外呢?
他曾寫過一份包含十幾條原因的清單,來說明為什么母親會恨自己的孩子:
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
這些感受完全是真實而且正常的,更是需要允許被說出、被看到的。因為恨意本身并不可怕(它是真實關系的一部分),但如果因為“媽媽只能愛孩子”把怨恨壓抑住不表達,隱藏在愛之后的恨,會真的破壞掉母親對孩子的愛。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話:
“媽媽這么辛苦,你怎么能讓我失望?!?/p>
“如果不是因為你,我早就……”
不允許表達恨意,會讓媽媽的愛變?yōu)椤盃奚?,而對犧牲的抱怨,會給孩子帶來持久的內疚感,這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認知,也會破壞孩子跟父母的關系。
02
接受自己總會讓孩子失望
媽媽要面對的壓力,不僅在于“必須要做個好媽媽”,還在于眼下,這個“好”的標準也越來越高了:
媽媽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科學育兒,還要精致得體,身材有型,事業(yè)生活平衡,不能有太多的“媽味”。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奕斐曾分析過公共媒體的“辣媽”形象,發(fā)現這個看似在解放母親的概念,實際上是對媽媽更苛刻的要求:
它把需要解決的母親的結構性困境,用一個漂亮的標簽推給了母親一個人。讓媽媽更怕自己不夠好了。
溫尼科特早在上世紀,就注意到了這種“完美母親角色”給媽媽帶來的壓力。他給了媽媽一個定心丸:
別擔心,反正你總是會讓他失望的。
他在給朋友羅杰·錢-凱爾的一封信里講自己對“足夠好的母親”的理解:
她首先是一個真正的女人,她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做得足夠好,而非完美。
這意味著,媽媽在養(yǎng)育過程中總會出現讓孩子失望的時刻。這不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孩子需要的,恰恰是一個“不完美”的母親。
他指出,父母在全心全意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記得“去理想化”,即“始終如一地做自己”。如果機械地按照書本和育兒班上的技術和規(guī)則操作,那么孩子得到的始終是一個“標準角色”,一個角色是不能提供足夠好的養(yǎng)育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人:他知道父母既會成功也會失敗,但他們愿意陪在自己身邊,始終給自己照顧和支持。
另外,父母的職責之一,就在“向嬰兒持續(xù)穩(wěn)定地展現這個世界”,這個過程中就包括讓孩子理解,有些事情我是不能被完全滿足的,世界不是完全按照我想象的樣子發(fā)展,它會有不完美的部分。
打破這樣的全能感,允許自己讓孩子失望,也允許孩子讓自己失望,父母跟孩子才能建立起一種真實的信任關系,孩子也會漸漸發(fā)展出“接受很多事情不如我所愿”的適應能力。
電影《瞬息全宇宙》
03
媽媽有自己的生活,
孩子才能獨立
龍應臺那篇散文《目送》里,有這么一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親子關系是一種需要“結束”的關系,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母親需要盡量給他提供一個安全的照顧環(huán)境,但隨著孩子的成長,母親也需要慢慢結束這種狀態(tài),開始關注自己的需求,孩子才能順利走向獨立。
溫尼科特把孩子從依賴母親到走向獨立分成“嬰兒心理發(fā)展的三階段”,在每個階段,媽媽要做的各有其側重點:
1、絕對依賴階段:無條件適應孩子
絕對依賴階段,指嬰兒出生后的幾天到幾周時間里,在這段時間,嬰兒完全依賴著母親,甚至意識不到自己在依賴母親。
這個階段,媽媽的確需要花很多精力在嬰兒上,專注地給嬰兒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的保護性環(huán)境,不讓嬰兒受到外界傷害。具體包括滿足生理需要,保護嬰兒免受生理侵害;照顧嬰兒皮膚的敏感性;可以某種程度上把自己放在嬰兒的位置上,共情嬰兒的需要。
被好好照顧的嬰兒,就不會把太多精力放在對外界的防御上,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建立起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心。
2、相對依賴階段:把現實介紹給孩子
相對依賴階段一般是從孩子6個月持續(xù)到兩歲,在這個過程中,嬰兒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依賴著母親的,并會對此感到焦慮。母親需要做的,是用一種平穩(wěn)緩和的方式,讓孩子認識現實世界,比如:
告訴孩子什么是危險的,比如讓他們理解什么是“燙”;
給孩子逐漸適應挫折的機會:母親不用再像上個階段那樣,在孩子有需要時立刻滿足他們,而是可以適當地關注自己的需要。
比如喂奶,在上一階段,母親可能需要在孩子哭泣時馬上出現;而在這一階段,母親可以讓嬰兒忍受住緊張等待幾分鐘,這個時候嬰兒也會發(fā)展出一種能力,比如從母親在廚房忙活的聲音中知道食物一會就會來,然后告訴自己耐心等待。
嬰兒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概念:媽媽也許不會馬上滿足我,但我總會被滿足,她不會拋下我不管。
3、趨向獨立:通過解釋跟孩子合作
趨向獨立階段,是指孩子從學步期到青春期的漫長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斷擴展他的社會活動區(qū)域,比如學校、其他興趣小組、朋友圈,接觸到越來越多對自己陌生的社會現實,并逐漸理解和適應。
這個階段,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一種合作關系,通過解釋和溝通跟孩子配合,不僅可以一起滿足孩子的需要,也可以學會讓孩子發(fā)現和尊重自己的需要:
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趨向于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的關系。
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
溫尼科特說,母親是需要有“結束”的能力的:
有的母親可以在第一階段可以很好滿足孩子的需要,但當第二、第三階段到來,卻不能給孩子適當的挫折,這種單向的付出,是不利于孩子心理發(fā)展的。
做個關愛自己的媽媽,孩子才能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04
自我懷疑是正常的,
這恰恰說明你是“足夠好的母親”
最后還想說,出現自責、愧疚、自我懷疑的情緒,恰恰說明你是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為什么這么說呢?除了精神分析師的身份,溫尼科特還是一個從業(yè)二十幾年的兒科醫(yī)生,他發(fā)現,那些有“罪疚感”的媽媽,都對孩子很有責任心:
很多媽媽會因為一些小事帶孩子找溫尼科特做檢查,比如前一天孩子不小心撞到了頭,其實孩子沒什么問題,但媽媽需要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放心。
溫尼科特認為,出現這種情緒,恰恰說明你是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這說明你有責任感,想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想要做一個好媽媽。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有這種自我懷疑。
足夠好的媽媽是這樣的媽媽:對孩子的需求足夠敏感,并且愿意滿足孩子的需要。
相比于一個對孩子的不舒適視而不見的媽媽,能感受到罪疚感、愿意為孩子負責的媽媽,恰恰說明她“足夠好”。
所以,我并不想寬慰媽媽們“不用焦慮”,也并不覺得一篇文章、一本書能夠解決一個母親的焦慮。因為把一個生命帶到世界上、陪他發(fā)展為獨立的個體,本身就是一件責任重大的事情。而很多“完美母親”的焦慮,也不該由媽媽們承擔。
接受“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焦慮,這也是成為母親的一部分。而化解焦慮,也不應該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媽媽需要的,不是通過“完美”抵達別人眼中的“夠好”,而是更多的“允許”,允許她們表達真實的感受和情緒,是更多實際的支持。
媽媽需要的,是我們在談論和面對一個母親的時候,首先意識到:拋開母親的角色,她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參考文獻
【英】唐納德·溫尼科特著,唐婷婷譯,《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huán)境》,2017年11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英】唐納德·溫尼科特著,趙丞智譯,《溫尼科特與為人父母者的談話》,2019年4月,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以】奧娜·多納特著,林佑柔譯,《成為母親的選擇》,2022年2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沈奕斐《辣媽:個體化進程中母職與女權》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簡單心理”(ID:janelee1231),一個有溫度,有態(tài)度,守倫理的專業(yè)心理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