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焦點新聞 >

愛爾眼科“越治越差” 被指責術后出問題 盤中大跌6%

愛爾眼科眼睛“越治越差”的風波,一波未,一波又起。

前有知名醫(yī)生、武漢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微博上反應,她在武漢愛爾眼科醫(y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后,出現(xiàn)了視網膜脫落問題。日,愛爾眼科前員工也向全網“爆料”稱,在重慶愛爾麥格眼科醫(yī)院接受屈光手術治療后,視力反而下降了。

3月1日,愛爾眼科股價高開低走,盤中一度大跌6%。截至收盤,公司報收69.45元/股,跌3.92%,總市值2862億元。

又被指責術后出問題

據微博用戶“幽靈滿世界彩虹”自述,其本人于2017年3月入職重慶愛爾麥格眼科醫(yī)院(簡稱“重慶麥格”),同年8月在該院做了屈光手術。術前,主刀醫(yī)生未按要求對手術方案及手術后遺癥、禁忌癥等詳細溝通。術后第一天,其視力0.25。經過三年多治療觀察,雙眼裸眼視力下滑至0.05,矯正視力僅0.2。并且,其還出現(xiàn)反復干眼、畏光、暗視力差、嚴重炫光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前員工還提出,2017年正值該院要完成年創(chuàng)億元收入任務。壓力下,各個科室都在動員,動員對象包括職工親屬以及各種社會資源。由于患有視并佩戴眼鏡,其本人更是被多位領導三番五次地“做思想工作”。

“幽靈滿世界彩虹”認為,重慶麥格在自己視力嚴重受損一事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目前正在持續(xù)維權。記者注意到,2月27日,同在愛爾眼科進行手術不幸出現(xiàn)不良結果的艾芬醫(yī)生也轉發(fā)前述微博內容,為這位愛爾眼科前員工聲援。

對于前述事件的最新進展以及該醫(yī)院是否存在為了“沖業(yè)績”而過度醫(yī)療的行為等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向企業(yè)發(fā)送了采訪提綱。截至發(fā)稿時,尚未收到回復。在互動問答臺,愛爾眼科針對此類事件曾多次表態(tài),聲稱會“合法合規(guī)地解決醫(yī)療糾紛”。

我國屈光手術資深專家、浙大二院眼科主任醫(yī)師邱培瑾博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道,“通俗來講,屈光手術包括角膜激光手術和眼內晶體植入術,主要是用來矯正視和散光。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這樣的手術摘掉眼鏡。要提示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做這個手術,手術是否成功和很多因素有關。例如,術前是否經過了嚴格的醫(yī)學檢查、是否非常適合屈光手術的適應癥;術中方面,這臺手術是否是非常有經驗的醫(yī)生執(zhí)行的,手術過程是否順利;術后,病人的相關治療是否跟上了、有無定期接受隨訪、時的個人保護做得如何等。”

屈光手術占比大

眼科素來有“金眼科”之稱,相關手術價格當然也不菲。高特佳投資研報2017年數(shù)據顯示,視激光矯正的主要手術——準分子激光手術、普通飛秒激光手術、全飛秒激光手術,它們在國內的手術均價分別約0.4-0.8萬元、1.5萬元、2萬元。

眾所周知,視和白內障是我國眼科最常見的疾病。東興證券2020年1月研報指出,根據中國視力損傷因素的占比來看,屈光不正占比44.2%,白內障占比32.5%。屈光不正主要以視等年齡相關眼病為主,全國視發(fā)病率達到約47%,青少年視率問題尤其嚴峻。

在市場需求的召喚下,屈光手術和白內障手術也是“眼科龍頭”愛爾眼科的主攻方向。記者梳理公司幾年財報發(fā)現(xiàn),屈光項目的收入一直在公司主營中占比較高,可達30%及以上,而毛利率常年在50%以上。

2016年-2019年,愛爾眼科的屈光手術收入分別為11.41億元、19.31億元、28.12億元、35.31億元,同比增加35.94%、69.23%、45.59%、25.56%;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28.53%、32.39%、35.11%、35.34%。即使是疫情之下,該業(yè)務也未明顯受阻。2020年上半年,屈光手術項目實現(xiàn)營收為15.41億元,占比37%。

大舉擴張,商譽占四成

愛爾眼科(全稱“愛爾眼科醫(y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09年上市。些年來,該公司持續(xù)擴張。萬聯(lián)證券2021年1月研報指出,目前愛爾眼科公司的眼科醫(yī)院及中心數(shù)量達到600多家。其中,中國內地500多家、中國香港7家、美國1家、歐洲80多家,東南亞12家。

規(guī)模效應下,公司業(yè)績快速增厚。2009年,其營收還只有6.06億元,歸母凈利潤0.92億元。10年后的2019年,其營收已到達99.9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達13.79億元,翻了約15倍。2020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xiàn)營收85.65億元,同比增加10.78%;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15.46億元,同比增加25.6%。

不過,并購擴張策略下,公司的商譽也不容小覷。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其商譽已經達到41.26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43%。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重慶麥格為愛爾眼科持股95%的控股子公司,幾年來,業(yè)績增長可觀。

二級市場的“寵兒”

在業(yè)績持續(xù)高歌猛進之余,該公司的股價和市值也在不斷“躥高”。上市初期,其市值不足百億元,當前市值已經逼3000億元。

作為A股首家民營醫(yī)療機構,愛爾眼科一直是一線機構的“寵兒”。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高瓴資本、淡馬錫、易方達都榜上有名。它也曾是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張坤的重倉股之一。張坤曾這樣解釋他的投資邏輯,所選標的需在供給端有很強限制,醫(yī)療服務恰好就是需長時間經營才能建立信任,愛爾眼科、通策醫(yī)療這樣的民營醫(yī)療機構均是如此。

得益于此,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陳邦屢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2020年,他的財富由2019年的540.9億元增至1047.6億元,接翻倍,居全國第28名,身家勝過多數(shù)地產富豪。

不過,類似艾芬的投訴還是給這一財富傳奇蒙上了陰影。早在上市時,愛爾眼科就將醫(yī)療風險列為公司不可避免的首位風險。12年后,經歷體量高增長后,它并沒能擺脫醫(yī)療糾紛的重創(chuàng)。過去8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大幅回調,整體下跌超23%。2月18日,該股盤中觸及92.69元/股。在3月1日,其盤中最低價出現(xiàn)67.37元/股。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東南電子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 超兩...
影院相關企業(yè)3月注冊量創(chuàng)下一年來新高 ...
5年總披露融資金額達3萬億元 “三省一...
宣亞國際(300612.SZ)資產減值損失約1092...
太安堂償債壓力近10億 凈利持續(xù)下滑是...
4月份漲超5%的債基數(shù)量達到9只 漲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