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國際博協藏品保護委員會第十九屆大會開幕 逾千名文保專家聚焦北京

中國網5月18日訊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5月17日下午,在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前夕,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委員會(ICOM-CC)第19屆大會在北京開幕。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以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同志在北京中心會場出席大會開幕式,活動由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主持。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托·格蘭迪尼先生,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委員會前主席克里斯緹娜·斯特拉克玟女士,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委員會主席凱特·西蒙女士以及全世界67個國家的近1500名文保專家、文物保護工作者及研究人員通過視頻會議系統(tǒng)在線參加開幕式活動。

李群在開幕式上發(fā)表講話。他指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堅持尊重歷史、尊重文化,逐步構筑起文物保護的有效體系。中國始終把科技創(chuàng)新作為文物保護的重要驅動和支撐,通過組織科技攻關,實現文物保護理論發(fā)展和技術升級;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文物資源的永久保存、永續(xù)利用;通過推進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博物館藏品保護、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通過文物保護裝備產業(yè)化及應用專項行動,實現文物保護專有裝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通過推行“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促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他就加強文物保護國際合作,搭建對話交流平臺提出三點倡議:一是深化協同創(chuàng)新,以保護全人類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二是加強人才培養(yǎng),讓文物保護事業(yè)代代相傳,后繼有人;三是推動知識傳播,保持文物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活力,創(chuàng)新壯大發(fā)展格局。

莫高義表示,本次大會是代表世界頂尖水平,掌握行業(yè)發(fā)展趨勢的高端專業(yè)盛會,將進一步推動文博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衷心希望通過舉辦此次盛會,交流借鑒世界先進理念、管理經驗、前沿技術,探索文物保護新路徑,促進國際合作。

阿爾貝托·格蘭迪尼和克里斯緹娜·斯特拉克玟在線發(fā)表致辭。克里斯緹娜·斯特拉克玟詳細介紹本屆大會的各項環(huán)節(jié)和相關內容,并向因新冠肺炎疫情遭受損失的與會者表達了關切。阿爾貝托·格蘭迪尼在致辭中表示,博物館是人與文化的橋梁,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文博機構遭受了空前打擊,全球博物館應當適時做出改變,共享信息,攜起手來共同面對挑戰(zhàn),國際博物館協會將竭力幫助全球文博機構共渡難關。他還贊賞本次大會籌辦方的精心準備,并對相關機構表達感謝。

劉曙光表示,自1983年加入國際博協以來,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博協以及國際博協各級組織的活動和會議。在文物保護方面,中國堅持與國外有關機構和學者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相關文物保護的理念、理論、技術或方法得以進一步提升。希望廣大ICOM-CC會員通過此次大會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博物館和相關機構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做法和特點。

開幕式結束后,王旭東以《基于風險管理和多學科協同的中國館藏文物保護實踐與展望》為題,作大會主旨發(fā)言。他介紹中國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工作的歷史沿革,指出基于風險管理理論的中國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借助多學科協同的館藏文物科技保護手段更加系統(tǒng)全面。

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委員會(ICOM-CC)成立于1967年,是國際博協下設32個國際專業(yè)委員會中規(guī)模最大的委員會,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理論和相關科學技術研究、交流與推廣,目前有4000多名會員,主要為各國文博機構從事文物保護的專家學者和文保工作者。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委員會大會每三年舉行一次,被公認為國際藏品保護技術領域科技含量最高的學術活動和技術交流平臺。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打破邊界:論文物保護學科的綜合性”,將圍繞博物館藏品保護理念和理論,保護材料研發(fā)和選擇,保護技術、設備、工具和技術應用,保護和展示效果評估等諸多方面問題展開討論。在三天的會期內,大會將在線舉行開幕式、全體大會、21個專業(yè)工作組分會及閉幕式等多項活動,以全球視野多維度集中展現藏品保護各個專門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為全面回顧我國館藏文物保護的發(fā)展歷程,充分展示館藏文物保護成就,在本次大會召開之際,“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于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大會組委會將展覽內容拍攝為視頻,在視頻會議系統(tǒng)上進行展播,向世界全面展示我國館藏文物保護修復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現館藏文物保護的中國理念和中國實踐。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