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適應性測試助新高考平穩(wěn)落地

新 聞 背 景

一場特殊的演練

2021年1月23日—25日,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湖北、湖南、江蘇、廣東8個第三批進入新高考改革的省市統(tǒng)一進行了一次高考適應性測試的考試,共約330多萬名考生參與了這次新高考全流程“模擬演練”。

此次考試的考試科目、時間安排、考場環(huán)境等與真實高考對標,試卷評閱、考試成績公布后,還將進行模擬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演練(以上幾項工作統(tǒng)稱為適應性測試)??荚嚥捎谩?+1+2”模式,“3”指的是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科,8省市考生統(tǒng)一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的試卷;“1”指的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科,由各省市自行命題;“2”指的是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4科中選兩科,由各省市自行命題。

考點安排和考場組織工作參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高考進行,各省市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各省市在疫情防控、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方面都做了精心的部署安排。

1。開展適應性測試有助于考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的考試方式和內容

第一,通過適應性測試,考生了解了新高考試卷的結構,有助于穩(wěn)定高考復習備考秩序。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高考試卷結構有比較大的調整,一是全國統(tǒng)一命題的語數(shù)外三科試卷結構有變化,設置了一些新題型;二是原來采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合卷考試的文理綜合科改為6個單科分卷進行考試。這些變化到底是怎樣的?這是考生、家長和學校都高度關注、迫切需要了解的內容。這次適應性測試明確了新高考各科目試卷的題型、題量和賦分等試卷結構,大大緩解了考生和教師對不確定性的焦慮,穩(wěn)定了復習教學秩序。

第二,通過適應性測試,考生了解了考試的過程,有助于自我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新高考最大的特點之一是考試科目的選擇性,考生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考試也從以往大家一起考變成了部分科目分開考,會出現(xiàn)同班同學考試而自己不用考的情況,考生可能會產生等待焦慮,經過適應性測試后,考生對考試過程有了直觀感受,可助考生調整心理,在正式考試前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情緒,更好地參加高考。

第三,通過適應性測試,考生了解了試題的考查方式,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復習,有助于高中學校提高備考組織能力。新高考采用新試卷,考生對新高考試題的考查方式和命題導向是十分關注的,同時,這屆高考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段時間不能在學校集中上課,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沒有全面的了解,適應性測試使得考生更了解自己學習短板和薄弱點,考生和高三教師進一步了解考查要求和試卷風格,能更好地進行復習備考。

第四,通過適應性測試,考生家長能更深入具體地了解新高考志愿填報的規(guī)則和填報系統(tǒng)的使用。接下來,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還要組織適應性測試的模擬填報志愿,由于將實行新的志愿設置方法,填報志愿將有較大變化。廣東等省份實行院校專業(yè)組模式,考生在普通本/專科批次可以填報45個院校專業(yè)組志愿??忌图议L了解志愿填報規(guī)則和填報系統(tǒng)使用非常必要也很重要,這也是開展模擬填報志愿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當然,由于適應性測試的成績不是最后高考成績,模擬填報志愿的計劃也不是最終招生計劃,所以這次適應性測試成績與高考的實考成績不存在必然的關聯(lián),數(shù)據(jù)與高考時會有較大的差異,不宜完全作為高考報考時的參考依據(jù),考生家長不需要在這方面過于關注,更不必要糾結、焦慮于具體結果。

2。開展適應性測試有助于考試機構和高中學校 更好地適應新高考的組織形式

第一,通過適應性測試,可以選擇更優(yōu)化的考試安排方案。一是考試科目和時間安排的調整優(yōu)化。實行“3+1+2”的高考模式,考試的時間比原來有所增加,目前8省市均采用增加一天安排選擇考的做法,就是語數(shù)外考試時間還和原來一樣,原來第二天(6月8日)上午安排考文理科綜合的時間改為安排考物理和歷史,高考第三天(6月9日)開考4門選擇考再選科目,上午考化學、地理,下午考政治、生物,每科考試時長75分鐘,上午/下午的每兩科之間間隔75分鐘。二是考場編排的優(yōu)化。從以考生為本出發(fā),在考場編排方面,所有考生始終安排在一個考點進行考試,語數(shù)外再加上物理或歷史共4個必考科目,可以安排在同一個考場同一座位。由于每個考生選擇的再選科目不一樣,在考試的安排上,我們把所有考生安排在同一考點,但是再選科目的考試座位就需要重新編排,可能安排在同一考點的不同考場進行,部分考生可能上下午兩場考試不在同一個考場(試室)。三是監(jiān)考員安排的優(yōu)化。監(jiān)考是高考能否嚴格、規(guī)范、有序進行的重要因素,監(jiān)考員保持充沛的精力有助于保障考試任務平安完成,因此,在一天里進行4門再選科目考試時,監(jiān)考員安排上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從實際操作情況看,比較好的主要有兩種安排方式:第一種,每個監(jiān)考員最多安排上下午各一場考試監(jiān)考,這樣安排兩場考試監(jiān)考員之間(收發(fā)試卷)不會交叉,時間較寬裕、組織更有序,監(jiān)考員負擔不重;第二種,監(jiān)考員同時監(jiān)考上(下)午全部兩科考試,第一科考試后,由考點派出專職考務員到各考場收第一場考試試卷、發(fā)送第二場考試試卷,這樣安排人力資源使用成本略低,但是監(jiān)考員連續(xù)監(jiān)考壓力和負擔較大。四是考試實施的優(yōu)化。這次適應性測試考試,是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組織實施的,在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做好考生管理方面,在再選科目考試中,如何安排相連兩場考試考生進出考點考場、如何安排參加第一場考試后還需參加第二場考試的考生輪候休息,以及對應急事件的處置等方面,都積累了有益經驗。

第二,通過適應性測試,檢驗了考試試卷印刷的保障能力和試卷流轉的工作機制。由于新高考均按單科分卷組織考試,試卷需要按9個科目分開印制、封裝和保管,和原來相比,印刷量和試卷袋數(shù)量均增加了,這對高考試卷印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按新的要求做好試卷流轉各環(huán)節(jié)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三,通過適應性測試,檢驗了命題工作機制和命題水平。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中,部分省市是第一次組織高考相關命題,各省市高度重視,大力抓好命題教師隊伍建設。這次考試,對命題隊伍水平和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鍛煉,為命題更好地落實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要求、體現(xiàn)課程標準、反映教學實際、突出能力立意積累了寶貴經驗。

第四,通過適應性測試,檢驗了評卷工作的統(tǒng)籌能力和工作機制。新高考每個選擇考科目的題量比以前綜合科合卷時增加了,這對評卷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大統(tǒng)籌協(xié)調,進一步完善人員管理、數(shù)據(jù)安全、經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機制。

第五,通過適應性測試,可以檢驗志愿填報系統(tǒng)、投檔錄取系統(tǒng)等的功能和安全性。考生、家長對高考的獲得感、幸福感最終是落在錄取上,新高考志愿設置、投檔錄取方式都改變了,相關的志愿填報、投檔錄取信息系統(tǒng)也相應作出了調整。新的信息系統(tǒng)能否實現(xiàn)改革要求、確保安全高效,非常有必要通過模擬演練來檢驗,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堵塞漏洞、排除風險隱患,確保高考招生錄取安全,確保高考公平公正。

此外,開展適應性測試也有助于高校更好地適應新高考?!?+1+2”的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對高校來說也是全新的探索和挑戰(zhàn),為更好地選拔符合專業(yè)培養(yǎng)要求、具備應有知識能力的合格新生,平穩(wěn)完成招生錄取任務,招生高校需要通過適應性測試,更清楚地了解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情況,規(guī)范設置考試科目組要求,科學安排分專業(yè)組的招生計劃,為高考綜合改革保駕護航。

(作者系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

[統(tǒng)考科目試題評析]

語文: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價值導向

蘇祖祥

本次高考適應性測試,從語文試題看,體現(xiàn)出強烈的導向功能,并進而為下一階段各方面工作起到診斷作用,具體而言,試題體現(xiàn)出如下四個特點。

緊跟時事體現(xiàn)時代特點

作文題目要求根據(jù)有關抗美援朝的材料完成一篇主題為“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的征文。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既有政治、軍事方面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又有銘記歷史、不懼威脅的斗爭精神,還有以戰(zhàn)止戰(zhàn)、熱愛和平的傳統(tǒng)美德。征文應結合當下國際局勢,緊扣“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談感受與思考,從感性到理性,從軍事到政治,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民族到個人,寫出歷史對現(xiàn)實的鏡鑒意義。

體現(xiàn)學科融合和廣博視野

現(xiàn)代文閱讀Ⅰ的第一篇文本是科技史學者江曉原的一篇文章,該文從倫理道德、科幻電影、軍事運用、未來趨勢等角度切入,討論當下十分火熱的人工智能話題,給我們帶來警醒,無形之中也會給考生帶來新的思考。高科技是一種沒有自我判斷能力的工具,人們應該善加利用才有可能造福人類。第二篇是小說家韓少功的一篇文章,該文從文學藝術、社會歷史、心理情感、科學技術等角度,認為人類獨特的感知能力、語言能力、藝術想象是人工智能無可企及的,并高舉人本主義的大旗,相信人具有掌控工具的強大能力。設置的三道選擇題,分別考查關鍵信息、邏輯推理、延伸拓展等能力;兩道主觀題,分別考查論證方法和文意理解(此題具有開放性,利于考生作答)。五道題由淺入深,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

閱讀選材變中求新

現(xiàn)代文閱讀II的兩篇文本是著名學者金克木的隨筆和自評。這個板塊通??疾槲膶W類文本中的小說、散文,此次考查隨筆(廣義散文之一種)和自評(文體常識),可算是變中求新。其實,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新高考的每一個板塊,都可能面臨著變中求新的新文本、新考題、新考點。隨筆這種文體在教材里是作為廣義散文而出現(xiàn)的,而文體常識梳理所涉及的隨筆、小品文、小說等,也是教材要求掌握的內容。教材作為例子,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核心,考試作為檢測手段,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每一個單元,應成為教學的常態(tài)化要求。試題設置的第一道選擇題考查內容和藝術特色的鑒賞,體現(xiàn)文學類文本的考查重心;第二道選擇題進行拓展遷移,文本內容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頗具匠心;一道主觀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概括,另一道主觀題考查文學評論要點,鮮明體現(xiàn)文學類文本考查的文體特征。

古詩文弘揚傳統(tǒng)傳播經典

古代詩文閱讀板塊變化最小,由三個部分組成: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和名篇名句默寫。此次文言文閱讀文本是《漢書·霍光傳》,分別考查斷句、文化常識、文意理解、翻譯,還有簡答題,一共20分;古代詩歌閱讀考查唐代詩人張說的七律《幽州新歲作》,分別是文意理解和表達技巧賞析的選擇題、概括思想感情的簡答題,一共9分;名篇名句默寫分別考查唐詩(杜甫、李商隱)、元曲(馬致遠),一共6分,兼顧文體和時代的多樣性。經典的穩(wěn)定性決定了考查手段的穩(wěn)定性,這可能是命題組的初衷。

(作者系湖北省仙桃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數(shù)學:引導教學從刷題套路走出來

余錦銀

本次數(shù)學考試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總體改革思路,給一線教師課堂教學改革和復習備考帶來很多啟示。

數(shù)學考試命題體現(xiàn)課程改革導向

注重數(shù)學高階思維培養(yǎng)。這次數(shù)學考試凸顯了思維啟發(fā)和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例如試卷中關于立體幾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第11題、13題和20題,這三個題目反常態(tài)呈現(xiàn),只考初步知識,沒有線面、面面關系,沒有空間角、空間向量等傳統(tǒng)考查內容,而是回歸立體幾何教學本源,考查展開圖、圓臺體積以及一個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背景的立體幾何新定義問題。其中立體幾何解答題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層層深入,重點考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理性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獲取新知識、探究新問題的能力,具有高層次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學生能脫穎而出。這警示一線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靈活多變,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教學要回歸本源,回歸基本概念、定理、原理?!邦}型+套路”的教學只能增強學生的模仿、記憶能力,培養(yǎng)不了高階思維能力與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在開放性試題中考查基礎知識。本次考試注重數(shù)學學科核心內容的考查,比如數(shù)列、三角函數(shù)等核心內容都涉及了,但是這次試卷的前三題有些學生不太適應,第一個集合題沒有具體集合的“交并補”,而是回歸到抽象的符號運算;第三題出了一個邏輯推理題,這是新題型。同時在填空題中出現(xiàn)結論開放的題型,是想考查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需要學生在理解而不是機械記憶的基礎上生成自認為正確的答案。這種開放性試題是一種新嘗試,也是一種新導向。

凸顯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本次數(shù)學考試通過核心考點體現(xiàn)基礎性,知識點不再是一個個地考,而是一塊塊地考,通過不同模塊考點交匯體現(xiàn)綜合性。比如第12題、22題,將導數(shù)與三角函數(shù)放在一道題中考查,需要學生有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如第16題,將正態(tài)分布問題與物理學科實驗結合,考查學生利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除了題型的創(chuàng)新性還有方法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這些都是新高考的考查方向。

改變教學策略,從不適應走向適應

本次適應性測試的考試,帶給考生和一線教師的啟示是多方面的。

要改變“刷題”的戰(zhàn)術??纪赀@次適應性測試,很多學生感慨“刷題沒用了”。長期以來,高考復習常采用“題型+套路+大量重復練習”的模式,學生思維僵化,怕“新”不怕“難”。其實,“舒適區(qū)”的簡單題不需要大量練習,“學習區(qū)”的中檔題只需要熟練即可,“困難區(qū)”的難題僅靠大量練習很難突破。教師要轉變觀念,從公式化、程序化“模仿、記憶”的怪圈中跳出來。改變把習題按知識類型和題型套路分類的做法,而是按習題內在功能將其分為基礎知識組、思想方法組、思維品質組和綜合能力組,變題型訓練為功能探究。

要基于教材、回歸數(shù)學本源。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回歸課本基本概念、原理,知道高考試題的來龍去脈,領悟教材知識與高考試題的內在聯(lián)系,養(yǎng)成從教材到高考、再從高考回到教材的良性循環(huán)的復習習慣。

加強考點融合與真題研究,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這套試題體現(xiàn)了大融合的理念和新課改的精神,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應用意識起到積極引導作用。歷年高考真題都是考試中心命題組成員的智慧結晶。與其訓練模擬題不如多研究真題。教師可結合課本練習題,嘗試把歷年高考中的考點嫁接、融合,從題型、方法、思維上加以改進,生成新的試題。指導學生在解題后進行反思,進行數(shù)學思想、精神和方法的提煉,讓學生從思想上去揭示知識、問題及其解法的本質,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及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年年歲歲題相似,歲歲年年意不同。整套試卷較好地把握了穩(wěn)定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若師生的提前“不適應”,能換取對新高考試卷命題形式與考查核心內涵的“適應”,這次適應性考試便達到了最根本的目的。

(作者系湖北省黃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

英語:情境化設計考查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張禮金

本次適應性測試的英語考試,試卷結構穩(wěn)中有變、難度合理、科學性強,體現(xiàn)了“價值引領,素養(yǎng)導向”的命題理念。

強化試題育人功能,補齊體美勞短板

試卷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搭建了貼近學生實際的考查載體,體現(xiàn)立德樹人時代特征,著力補齊體美勞短板,彰顯出考試在價值引領和育人方面的獨特作用。聽力語篇1涉及體育鍛煉、工作與休息,語篇2和語篇3討論飲食習慣。這些語篇及所設置的小題在考查聽力理解的同時,關注體育鍛煉和飲食習慣,倡導樹立健康意識。聽力語篇5評價電影,語篇10談論音樂會。閱讀理解C篇介紹了魔術師表演的細節(jié)以及有關魔術的小技巧,應用文寫作涉及選擇英文詩歌參賽與朗誦技巧,等等。這些語篇通過在試題情境中融入藝術之美、生活之美、音樂之美等,引導學生關注和提高審美情趣。聽力語篇4談論家具購買,9談論房子裝修,完形填空講述自己職業(yè)意識的改變,等等。這些語篇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感受勞動的辛苦和榮耀,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認同勞動。

凸顯核心素養(yǎng)要求,深化關鍵能力考查

本次英語考試通過卷面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強化了閱讀理解、應用文寫作和語言表達等關鍵能力的考查。閱讀題的分值由2分/小題變?yōu)?.5分/小題;完形填空題由20道選擇題變?yōu)?5道,分值由30分變?yōu)?5分;寫作部分去掉了短文改錯,作文由一篇應用文變?yōu)橐黄獞梦模?5分)和一篇讀后續(xù)寫(25分)。

閱讀理解第一節(jié)中有9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在語篇的選擇上,閱讀理解B篇,作者研究和比較新型環(huán)保產品和使用過的傳統(tǒng)生產產品,尋找哪一種更能減少碳足跡。完形填空講述了在一次理發(fā)中作者開了有關別人工作的玩笑,遭到了激烈的回應后,變得非常尊重他人職業(yè)的故事。這些語篇能夠啟發(fā)考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思考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這類試題都需要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對材料內容歸納概括并進行邏輯推理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應用文寫作通過設置求助外教對詩歌朗誦比賽提供幫助的真實情境,加強應用文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同時涉及學生關于英文詩歌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識的輸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跨文化交流。讀后續(xù)寫在考查閱讀的基礎之上,考查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同時把語言的工具性與思想性融為一體。語篇講述在汽車拋錨的情況下,墨西哥一家人提供幫助的故事。故事很容易理解,但命題中第二段開頭語中的信息詞“paper bag”在所給閱讀文章中沒有出現(xiàn),卻出現(xiàn)在第二段段首,這是一個陷阱,如若學生看一段寫一段,不從整體上解讀兩段的段首句,就會造成嚴重失分。這樣的命題對考生隱性信息的解讀能力、邏輯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大局觀提出了新要求。

強化考查載體功能,引導高中語篇教學

“情境是實現(xiàn)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的載體,英語學科的考查情境主要通過主題語境構建和體現(xiàn)?!北敬卧囶}的主題語境涉及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所選語篇大多來自主流外刊,如閱讀理解D選自《經濟學人》,讀后續(xù)寫的故事選自《紐約時報》,語篇真實、語言地道,所選話題貼近生活。試題中真實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語篇和基于主題意義的探究,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可以引領師生基于主題語境的真實語篇,以問題為導向,共同對語篇意義、語篇發(fā)展的脈絡和語篇語言的特點進行探究。

(作者系湖北省仙桃市沔州中學英語特級教師)

作者:范韶彬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