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中國演員變匠人,日本鍋江蘇造:幾千塊的“大牌廚具”,有多少是智商稅?

《人民的名義》開篇繼“口紅自由”、“包包自由”之后,“買鍋自由”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新潮流。

空氣炸鍋用來做烤腸,美味省事;雪平鍋用來煮面,小資愜意;琺瑯釉面的單柄鍋用來熱牛奶,養(yǎng)眼舒心;麥飯石的玻璃蓋小鍋用來燉湯,健康營養(yǎng)……各種名目繁多的鍋加起來,辨認復雜程度堪比口紅色號。

正因為熱度居高不下,這些年,“鍋”的價格是肉眼可見的水漲船高。在知乎上,甚至有人發(fā)出了靈魂拷問:“有必要買一個很貴的鍋具嗎?幾千塊的那種?!?/p>

都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通過某寶搜索,頂著國際名牌Title的鍋具,清一色都在千元以上。在大多數(shù)人的的認知里,海外品牌往往代表更先進的技術以及更嚴格的產品合格標準,即便貴上不少,也是合情合理。

但真相是,這些大牌鍋具,其實有不少都是在國內工廠制作的,工廠生產出來之后,再完成出口國外到進口國內的流程,身價就能暴增數(shù)倍。

心照不宣的行業(yè)“潛規(guī)則”下,只要榜上洋概念,就能取得令人嘆服的奇效。這也讓聞風而動的國內炊具商家,順勢動起了歪腦筋,靠著“人設”包裝,將生意做到了頭部,賺得盆滿缽滿。

換句話說,花好幾千買回來的高端鍋具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彎彎繞繞”。

01

海外品牌中國造
背后手段貓膩重重

被蒙在鼓里的消費者,可能永遠也猜不到,商家為了利潤,能做出多少“喪心病狂”的事。

現(xiàn)實總是比影視劇更狗血。去年12月,一家名為壹家生活的天貓旗艦店被曝出假冒進口鐵鍋,店家打著“賣日本鍋”的名號,把一口鍋賣到了1799元,而被挖出的江蘇代工廠產出的同款鐵鍋,只要499元,直接翻了數(shù)倍。

更惡劣之處在于,這家店還特意捏造了個“日本鑄鍋大師”的故事線,名字都起的明明白白,叫伊藤慧太。

宣傳視頻里,大師坐在自家的日式榻榻米上,背后放了兩口鍋,操著一口流利的日語,侃侃而談整個家族的“匠心傳承”:什么18年堅守父親遺志和鍛造技藝,斬獲過德國紅點大獎,并稱自己是第四代伊藤家鑄鍋傳人,還大言不慚地強調“一生只做一件事”。

諷刺的是,就連這個代言人也是假的,真實身份是個叫懷遠的中國演員,前后演過幾部水花平平的電視劇。在其微博介紹里,將自己定位為“可塑性”演員,原來所謂的可塑性是如此解釋的,不頒它個奧斯卡,都對不起以假亂真的演繹。

而宣傳畫面中所謂的一代、二代創(chuàng)始人,也被扒出分別為日本小說家志賀直哉、雕刻家高村光太郎,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東窗事發(fā)后,憤怒的網友紛紛發(fā)起退款,卻遭到了阻力,客服拒絕處理不說,還隨手拉入了禁言“黑名單”。

根據平臺銷量保守估計,截至“翻車”前夕,壹家的鐵鍋銷售總額超過3000萬。如今上海閔行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已對此立案,相關網店也全部關閉。

無獨有偶,幾乎同一時間,央視《正點財經》節(jié)目發(fā)布了一期針對直播帶貨亂象調查的報道,網紅廚具品牌“康巴赫”,因為借“德國品牌”名號進行虛假宣傳,被央視作為反面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康巴赫首次被點名。早在2020年8月25日,《消費日報》也曾發(fā)文批評康巴赫,指出其不是真正的“德國品牌”,而是中國浙江武義制造,并呼吁消費者保持理性。

根據報道,康巴赫在市場銷售推廣過程中,主要以德國品牌、德國高端廚具品牌為主打賣點,并將掌握“蜂窩不粘專利技術”作為技術標簽,但愛企查顯示,這項專利技術的發(fā)明人是嚴衛(wèi)星,并非德國人,且這項技術也并非德國注冊的品牌。

雖然康巴赫的確也在德國進行了商標注冊,并對外聲稱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是由德國康巴赫授權,負責中國國內蜂窩國生產、銷售等一應事宜。

但矛盾之處在于,康巴赫在德國的商標申請人正是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浙江中康廚具有限公司、康巴赫廚具(德國)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的大股東,都是浙江商人周和平。

到2021年,康巴赫在百度百科、官網等宣傳頁面上,正式撤下了有關“德國品牌”的營銷內容。

細思極恐的是,比康巴赫更激進的做法,在廚具行業(yè)數(shù)不勝數(shù)。一方面,“洋產品”既能投消費者所好;另一方面,又能讓一家小企業(yè)的產品和品牌,迅速在市場站穩(wěn)腳跟,簡直是一箭雙雕。

演化到后來,在有心人的操控下,一些海外破產品牌甚至被“借尸還魂”,堂而皇之地在國內賣得風生水起。

02

為披上“洋外衣”

破產品牌死復生

有需求就有市場,因為中國國內廠家的趨之若鶩,有許多海外機構,開始專門收購破產品牌,再和國內的企業(yè)、工廠牽線搭橋,如今,品牌授權在國外已是相當成熟的商業(yè)模式。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國內新晉的網紅炊具品牌們,通常都有百年歷史作為支撐。

比如,摩飛天貓旗艦店在品牌故事里寫道,摩飛1926年創(chuàng)立于英國,成為當時的前列小家電品牌,并在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家電。

但如果去摩飛的英國官網查看,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賣到火爆的多功能料理鍋,根本沒有在英國本土售賣。

其他品牌的旗艦店或官網也有類似的介紹。大宇將品牌歷史追溯至1967年的韓國釜山;藍寶追溯到1924年的德國柏林,表示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

通過消費者報道檢索新聞報道可以發(fā)現(xiàn),摩飛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其所有制造業(yè)務都遷至遠東地區(qū)進行,最晚到2011年時,英國本土只留下了銷售部門;大宇和藍寶分別在1999年和2015年宣告破產,兩家品牌目前分別由韓國的POSCO公司和盧森堡的GIP Development SARL公司持有,這些事實,卻絲毫未被提及。

再深挖下去,根據摩飛天貓旗艦店上一款多功能鍋的證書顯示,生產者位于佛山順德的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寶股份”);大宇一款多功能鍋生產者,位于佛山順德的大宇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下稱“大宇科技”);藍寶一款空氣炸鍋生產者為位于中山南頭鎮(zhèn)的廣東藍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寶智能),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造”。

更讓人玩味的是,藍寶智能的法定代表人王軍,同時也是大宇科技的最終受益人,擁有大宇科技87%的股份。

直白點說,此間種種,就是商家為“改洋姓”精心打造的套路。藍寶品牌持有方GIP Development SARL的銷售經理曾公開“道破玄機”:如果生產方既有產品或采購渠道,但沒有品牌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品牌授權給產品貼上海外品牌,獲得品牌授權許可的企業(yè)可以自產自銷,并且生產的產品可以與品牌持有者沒有任何關系。

這種將中國制造、中國技術、中國產品、中國品牌,完全包裝成為洋品牌的操作背后,既有嚴重的文化不自信,也有經營層面上的偷懶走捷徑,因此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各類投訴觸目驚心,正當權益得不到保證。

▲圖/黑貓投訴平臺

消費者也許會被商家的算計蒙蔽一時,但試問一個品牌若是連“做自己”的勇氣都沒有,又何談以后、未來。

而對不明就里的消費者來說,本是沖著“貴有貴的道理”下的單,沒想到卻交了不菲的智商稅。

03

走出“洋貨”迷信

國貨崛起正當時

相關數(shù)據顯示,目前廚具市場規(guī)模大概在400億元到500億元,前景廣闊。但在“貼洋牌”蔚然成風的大環(huán)境下,整個行業(yè)不僅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健康發(fā)展,反而陷入了投機取巧的惡性循環(huán)。

而廚具亂象不過是個縮影,“傍洋牌”的影響還在滲透各行各業(yè)。從 “達芬奇”家具事件,到日本山水音箱,再到最近陷入爭議的“慕思寢具”,不斷刷新三觀。

以至于在外國衍生出了“靠臉吃飯”的職業(yè),專指外國白人在中國被雇用從事模特、廣告或宣傳工作的現(xiàn)象,不僅無需任何經驗,而且報酬豐厚,唯一的條件就是膚色,荒謬照進了現(xiàn)實。

▲圖/NPR報道截圖

而即便是真正土生土長的海外品牌,其產品的功能設計、質量、服務等,也不足以支撐高昂的價格,產品附加功能完全不值它的溢價。

2016年,鄭州檢驗檢疫部門從一批韓國進口的鋁制炒菜鍋和燒烤鍋中,檢測出重金屬超標;2017年,產自日本的670個鍋具(鑄鐵制)被檢出不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作銷毀處理;2021年4月,青島海關查獲不合格進口料理鍋200個。

▲圖/青島海關發(fā)布

反過來看,國內廚具品牌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如美的、九陽、愛仕達、三禾等,都有可以信賴的品質和服務保障。

作為行業(yè)翹楚,愛仕達的銷量長期名列前茅。迄今為止,愛仕達已獲得專利193項,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國際免檢產品2個,還獲得了海關總署進出口“紅名單”企業(yè)等榮譽。

而在顛覆傳統(tǒng)方面屢有創(chuàng)新的“九陽”,同樣可圈可點。針對女性需求,九陽特別推出了“輕奢派air”炒鍋,既有高顏值,又輕巧方便,大受好評,最懂中國消費者的,還得是中國企業(yè)。

▲九陽“輕奢派air”炒鍋

以“高溫熔鑄不粘層”技術開創(chuàng)“無煙不粘”新時代的三禾鍋具,則憑借自身的過硬實力,躋身為中高端鍋具中的佼佼者。

事實上,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如今崛起中的國貨,已不需要依靠外國元素來加成。要知道,20年前,中國GDP只有1.2萬億元,十年后,這個數(shù)字翻了5倍,突破6萬億美元大關。在人類歷史中,從未有國家,以這么大的人口基數(shù),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實現(xiàn)了如此夸張的經濟飛躍。

去年,盡管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中國依然實現(xiàn)了GDP的正增長,達到14.72萬億,是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和國潮一同起飛的,還有年輕一代逐漸覺醒的身份認同和民族自信,對于洋品牌的“迷信”,正在被撕開。

在暢銷書《消費社會》中有觀點指出,我們已進入了一個消費社會的階段,在這個社會里,大量的物品包圍著人們,因此,消費社會不再把物品的具體使用價值作為交換的最重要標準,而是用符號價值來代替。曾經,這個符號是“洋品牌”,現(xiàn)在,正轉變?yōu)椤靶聡洝薄?/p>

披上“洋外衣”的做法,雖能得一時之利,但就如同飲鴆止渴,終難存續(xù)。說到底,長期主義才是行業(yè)正向發(fā)展的底線與原則。

也是時候擯棄套路,回歸產品和市場經營的本質了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寧波銀行北京分行聯(lián)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
跨村聯(lián)建產業(yè)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guī)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yè)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yè)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