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市場 >

世界聚焦:專家:內需修復將推動進口改善

海關總署7日公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11月全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滑9.5%,其中出口總值下降8.7%,進口總值下降10.6%。多位經濟學者預計,海外經濟下行需求疲軟態(tài)勢難有改觀,將導致2023年上半年出口增速繼續(xù)承壓;而內需修復則將推動進口改善。


【資料圖】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表示,11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錄得-8.70%,低于預期4.50個百分點,較前值下行8.40個百分點。但11月CRB指數當月同比錄得19.25%,較前值上行2.34個百分點,對11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形成邊際利多。可見,價格因素不是11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承壓的主因。來自“量”方面的利空,是11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進入負增長區(qū)間的主因。

“11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yè)PMI錄得48.80,較前值下行0.60個百分點,在榮枯線下持續(xù)下探,與此同時,11月美國ISM制造業(yè)PMI錄得49.0,較前值下行1.20個百分點,時隔29個月首次跌破榮枯線。”鄭后成說,這預示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需求進入收縮狀態(tài),對11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形成利空。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亦認為,推動進出口延續(xù)下行的主邏輯未變且繼續(xù)強化。其中,出口下行的主邏輯仍然是海外加息和經濟下行引起的海外需求大幅下滑,尤其歐洲地區(qū)的下行幅度和壓力彈性較大。美國激進加息造成了消費型外需走弱和服務消費對商品需求的擠壓,歐盟“通脹、能源、衰退”三大制約因素也嚴重拖累外需。

“但其中也呈現一定的結構性變化。”常冉說,外需呈現“西方不亮東方亮”的結構性格局。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速下行顯著,但東盟成為拉動中國出口的重要支柱。

前11個月,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速為19.1%,但對歐盟和美國的出口增速為11.5%和3.4%。常冉認為,東盟較強的出口拉動離不開其自身良好的經濟復原力和產業(yè)鏈重構帶來的增量需求。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亦表示,中國外貿伙伴多元化,一般貿易進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一般貿易進出口和民營企業(yè)進出口額占比穩(wěn)步提升;汽車出口保持強勁增長,外貿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

進口方面,常冉認為,進口下行的主邏輯依然是內需乏力,拖累進口讀數的主因是高基數,2021年同期的進口金額為全年最高。

11月份,中國進口2262.5億美元,同比下降10.6%;降幅較10月擴大9.9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11月國內疫情反彈擾動工業(yè)生產和消費,當月制造業(yè)PMI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均在收縮區(qū)間進一步下探,顯示制造業(yè)供需兩端景氣同步回落,這也導致內需對進口需求的拉動減弱。同時,8月以來出口增速明顯下滑,而受外需走弱和疫情反彈影響,11月出口額同比降幅擴大,出口環(huán)節(jié)產生的進口需求也相應減弱。

“11月價格因素對進口同比增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減弱,這也是當月進口額同比降幅走闊的另一個原因。”王青說,從主要商品進口情況來看,11月受OPEC減產幅度低于預期驅動,國際原油價格在10月小幅反彈后再度小幅走弱,中國原油進口價格亦有所走低,加之基數走高,同比漲幅較上月放緩11.5個百分點至14.5%,同時,11月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共同拖累進口額同比增速從上月的43.8%大幅下滑至28.1%。

周茂華表示,預計12月隨著國內散發(fā)疫情影響減弱,國內紓困、穩(wěn)增長政策效果顯現,預計內需環(huán)比出現改善,但整體維持低位。

展望2023年上半年,鄭后成認為,在海外主要經濟體利率位于高位的背景下,預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yè)PMI以及美國ISM制造業(yè)PMI大概率還將在榮枯線下繼續(xù)下行,而在國際油價下行的背景下,疊加2022年上半年基數上行,預計2023年上半年CRB指數同比大概率進入負值區(qū)間,二者分別從數量與價格兩個角度對2023年上半年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形成壓力,使得2023年上半年出口增速持續(xù)處于負值區(qū)間。

“后期國際油價大概率繼續(xù)下行,使得2023年出口增速大概率持續(xù)承壓,并在上半年持續(xù)錄得負增長。外需的收縮,使得內需的重要性凸顯。”鄭后成說。

常冉亦認為,內需修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進口止跌回穩(wěn)。

他分析,展望下一階段,三重壓力之下出口延續(xù)下行,而內需修復影響進口改善程度。中國出口形勢將面臨“外需壓降、份額難增、基數較高”的三重壓力,供應鏈韌性對出口有支撐作用,但難以有效對沖外需走弱的壓力,出口下行趨勢短期難以扭轉。

常冉說,“外需拖累出口的背景下,啟動內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升。今年以來,進口的低迷不僅來自高成本的抑制,最主要是內需的疲弱造成進口動能乏力。內需逐步修復后,在帶動消費型和生產型進口的情況下,進口增速可能止跌回穩(wěn)?!?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王蕾

關鍵詞: 出口金額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世界聚焦:專家:內需修復將推動進口改善
新動態(tài):V觀財報|中國天楹副總經理收監(jiān)...
V觀財報|熊去氧膽酸預防新冠?宣泰醫(yī)藥...
交通運輸部:11月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2.9億人次
快看點丨上海:企業(yè)受疫情影響未能按時...
快播:威海市商業(yè)銀行:多點發(fā)力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