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昨天“傳承與突破——第六屆北京文學高峰論壇”在正陽門下北京坊舉行。多位知名作家、評論家回顧總結(jié)北京文學的創(chuàng)作成就和經(jīng)驗特色,分析交流北京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時代使命,共同展望北京文學的未來。
本次論壇由北京市文聯(lián)、北京出版集團主辦,北京作家協(xié)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承辦,該論壇也是第六屆“北京十月文學月”的核心活動之一。論壇由著名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莉主持。與會嘉賓圍繞“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兩個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與歷史對話”主題下,作家柳建偉、朱秀海、李舫與評論家陳福民、劉大先展開對談。“要從當代的角度與歷史對話。”作家柳建偉談及,2016年,他因為創(chuàng)作電影劇本《血戰(zhàn)湘江》,對紅軍長征中犧牲最多、影響最大的湘江戰(zhàn)役有了再認識,以當代視角重新走進這段歷史后,柳建偉認為,如果沒有湘江戰(zhàn)役這么大的犧牲,中國共產(chǎn)黨就無法選擇正確的領導集體和領導核心,也不會對過去幾年進行深刻反思,更不會有后來具有偉大轉(zhuǎn)折意義的遵義會議。對此,作家朱秀海表示認同,他說:“書寫歷史是作家在社會中存在的意義,存在的價值。”
評論家陳福民的話題則觸及如何用文學書寫歷史。在他看來,一方面,用文學處理歷史,是在處理時間,要克服靜態(tài)的時間,激活歷史知識,讓那些歷史知識從遙遠的過去走過來,從而變成新鮮的、有效的知識,滋養(yǎng)自己,滋養(yǎng)社會。另一方面,文學家也要處理好歷史題材的邊界問題,“文學家要守好自己的邊界,無論有多大的文學虛構(gòu)、想象能力,基本歷史材料、靜態(tài)的歷史應該得到必要的尊重。”而評論家劉大先認為,和歷史對話,還要有世界眼光,國際視野。作家李舫說,歷史由很多細節(jié)構(gòu)成,和歷史對話,文學家要對細節(jié)進行真正的拷問。
在“與時代共振”主題下,何向陽、邱華棟、喬葉、石一楓展開對談。評論家何向陽表示,我們進入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北京文學也一直擁有并堅持對平民進行塑造的傳統(tǒng),從老舍《駱駝祥子》的祥子,到陳建功《鬈毛》中的鬈毛,再到劉恒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張大民,以及鐵凝《永遠有多遠》里的白大省、石一楓的《世間已無陳金芳》里的陳金芳。她認為,北京文學的包容性、平民精神在一代代傳承。作家喬葉談及“大振”和“小寫”的關系,即寫大事件也要落實到非常具體的一個又一個的人,一件又一件的事。
近年來,一大批北京作家在全球化的視野下重新審視現(xiàn)實和歷史,大膽拓寬作品的題材范圍,豐富表現(xiàn)手段,以穩(wěn)扎穩(wěn)打的態(tài)度實踐著藝術創(chuàng)新,在敘事上有了更獨特的探索,對當下經(jīng)驗也有了更成熟的書寫。面對未來,作家們更有新的展望。作家邱華棟認為,城市文學的未來無比廣闊,它是作家要特別重視的寫作方向和寫作空間,而當下,對于作家而言,“找到和城市的關系,就能找到和時代共振的關系。”在作家石一楓看來,今天寫北京的難度比老舍所處的時代要大。“沒有工業(yè)知識背景寫不了北京,沒有金融知識背景也寫不了北京,如今需要作家的知識背景、思想背景越來越豐富。作家要心地單純,頭腦復雜,只有自己復雜,才能看出時代的復雜,你的筆下也才能折射出來復雜的時代。”